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投资 > 国外 > 风向标 >

鞍钢等钢企欲海外建厂

2015-07-03 09:02      责任编辑:杨悠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钢材出口频频遭遇反倾销。对于钢企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海外投资建厂,特别是矿石资源丰富和对钢材需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近日,有消息引用印尼工业部局长ImamHaryono的说法称,鞍山钢铁集团将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建立年产能达500万吨的钢厂,该公司将利用燃煤发电。对于这则消息,鞍钢集团表示目前并没有上述消息要发布,并表示如果鞍钢集团有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消息时一定会及时向外界公布。
 
        2010年,鞍钢就曾尝试在美国投资建设钢铁厂,遭到美国国会的反对,该计划并未成行。除了鞍钢之外,南钢、冀钢在内的一系列大型钢厂都有一走出国门,在海外建厂,寻求新的发展。
 
        2014年1月,南钢股份就曾表示,南钢携手印尼GGS公司在在印尼棉兰共同投资建设钢铁厂。根据计划,该项目争取五年内达到100万吨钢、铁、材的生产规模,一期计划投资8000万美元,达到50万吨钢、铁、材的生产规模,计划三年内建成。
 
        目前,钢铁行业的利润逐渐下降,有些钢企已经出现了亏损,为了自救,钢铁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都是一种方式。
 
        我国的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一直在持续,而钢铁消费量正在急剧放缓。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导致钢铁价格不断下行。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铁矿石消费国,但是国内的铁矿资源具有贫矿多、富矿少,含铁量低、杂质多的特点,这使我国钢企不得不以高价从国外收购高品位铁矿石,并要承担高额的运输费用和关税。再加之近年来不断走低的钢材价格,铁矿石成本的日益增加使得钢企雪上加霜。
 
        目前,我国钢企国外建厂的选址主要集中在产能较小,铁矿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比如东南亚、非洲以及西亚国家,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丰富,人力成本较低,可以大大节省铁矿原料运输人力、物力、金钱、时间的付出,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我国钢企目前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国外投资建厂能有效转移我国的过剩产能。但是海外建厂仍旧有一些困难,巨大的资金投入是钢企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国外对于环保评估、征地要求和用工制度的问题也不相同,钢企的海外建厂之路还有一定的风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