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许多非洲国家人口的增加,其商品市场在不断扩大,吸引大量外国企业的进入。目前,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正在大力进军非洲市场。
据报道,尽管日本政府在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提出的援助政策也将推动日企在当地发展,但除了与非洲各国历史渊源颇深的欧洲企业外,中国企业也在迅速提高存在感,日企将面临严峻挑战。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介绍称,约有400家日企进驻非洲,其中在2011年以后进入的企业较多。以往日本与非洲各国的关系主要是进口原油等资源,但在2008年爆发雷曼危机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因此加快了发掘新市场并进驻的动向。许多企业在人口较多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地开展业务。
本田2015年7月在尼日利亚开设了非洲首个汽车工厂。虽然目前每年只装配1000辆左右,但公司宣传部门期待称:“今后尼日利亚的汽车市场将成长壮大。”
预计对供水有较大需求的双日公司在加纳和西班牙及当地企业合作,从2015年2月开始了海水淡化业务。计划1天最多生产6万吨淡水,可供50万人使用。丰田通商集团与法国的超市巨头合作,于2015年12月在科特迪瓦推出购物中心。还计划在2020年前在喀麦隆等8个国家开设数十家连锁店。
行业研究人士认为中国在人力资源上存在巨大优势,因此日本企业在公路建设等简单工程上无法与中国抗衡,日企可能在地热发电等较有竞争力的基建业务上与中国展开竞争。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年铁路基建概念股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