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想不到的是,2015秋冬季才刚刚开始,时尚圈就突然惊爆流行新词Fugly,即“Fucking ugly (真他妈丑啊) ”的意思。简单粗暴的词语中,透漏着时尚新
潮流。
Fugly在普罗大众口中仍然是代表贬义的骂声,而在时尚圈则被弱化解读成“Fashion ugly”,既可以指一件设计老派的外衣,也可以形容一种看起来怪诞的搭配,它们或许不美,却极具个性又让人欲罢不能,它们是潮流作祟的产物。其实,时尚圈中早就有“Ugly beauty”这样的说法,指的是故意为之的丑陋之美。如摄影大师史蒂文·梅塞 (Steven Meisel) 与意大利版《Vogue》曾经合作过的许多实验性大片《Performance》等,故意将模特打造成流浪者、海盗、小丑等邋遢却富有张力的形象,并以戏剧般的表现展示一种剧场式的美感。但如今提到的“Fugly”一词显然不能完全等同于“Ugly beauty”。
除了潮流的影响因素外,我们或许还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解释Fugly的流行:在物质极大丰富化、选择更多元的今天,千篇一律的美不如个性丰富的丑更让人印象深刻。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时装方面,也出现在模特选角、时尚博主的崛起等方方面面。
要想弄清楚什么最好,你就得先了解什么是最糟。自我意识是其中的关键,因为时尚的“Fugly”所传输的最值得期待的价值,就是知识,而这正是令其区别于普通的“Fugly”之根本所在。正如对于曾经红极一时的勃肯鞋 (Birkenstock),纽约流行设计学院(FIT)博物馆馆长及总监瓦莱丽·斯蒂尔 (Valerie Steele )曾如此评价:“那双舒适却不甚优雅的鞋,表达的正是'我知道Phoebe Philo是谁'。”设计师候塞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坦言:“如今的消费者是在被迫购物。资讯通过各路媒体迎面袭来,反复多次之后,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开始喜欢上那些我们一开始认为蹩 (chou) 脚 (lou) 的东西。”
“Fugly”传递着一种年轻实验式的放肆和兴奋感,同时又没有那种不确定性,也不需要有是否合身的负担。它排斥奢侈品的那种文雅修养和慵懒舒适感,它有一种不断斗争的强烈吸引力,有一种成长的痛苦与甜蜜。在创意领域,这种复杂而威严的丑却往往是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