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智慧城市 > 智慧产业 >

2014年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四大特点 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2015-04-07 18:56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2014年是智慧城市政策环境更为完善的一年,也是智慧城市在地方落地实践、全面建设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还联合推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工程,以此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围绕群众广泛关注与亟待解决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推进便民应用落地。2014年,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四大特点:

        一、突出惠民、便民服务的效能提升。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成为2014年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武汉市建立的“市民之家”集中了6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部门、318个服务窗口,通过推动条块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互通,实现了426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一个审批数据的处理通过全流程由过去的2天缩短到37分钟。

        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成效显现,建设运营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智慧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方面,建设-运营-转移(BOT)、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很多智慧城市开始实施。湖南省衡阳市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租赁服务”的模式,与中兴网信公司签约,以BOT方式打造“数字衡阳”。

        三、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环境逐步完善。福建省于2014年8月发布《关于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创新政务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确立电子证照、电子文件作为法定办事依据,普遍推行电子证照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福建省还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资产评估上市制度,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重庆市率先将基于电子标签的“交通信息卡系统”纳入经重庆市人大备案的《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地方立法支撑的交通科技项目,为推动智能交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信息化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创新优化。深圳市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每年根据政府工作重点滚动更新电子政务考核内容,确保政务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率”和“信息安全”等电子政务指标均已纳入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