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LED照明企业疯狂地进行价格战。飞利浦不但在北美市场推出促销活动,还表示,未来,飞利浦灯管的价格有可能会比佛山照明、木林森照明的灯管价格更低。此言一出,业内一片哗然。LED球泡灯和灯管价格战由此拉开序幕。
紧接着,欧普针对五金渠道推出价格为9.9元的1.2M LED T8灯管。5月中旬,佛山照明发出调价通知,1.2M的LED T8玻管,价格由13.5元调整为9.98元。6月,木林森将市场拿货价格由12.5元下调至8.5元。而华强本邦甚至宣布T8灯管出货拟于6.8元的价位。LED价格战进入全面白热化,对整个LED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2015年下半年,飞利浦推出的廉价、简单设计的LED灯泡出厂价已经降至1—1.2美元的最低水平,然而并不罢休,要求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ODMs/OEMs(原始设计商制造商/原始设备制造商)在2016年降低LED灯泡出厂价为0.8美元。
由此,LED价格战的利与弊也在业内引发广泛的争论。如今,进入到2016年,LED照明企业在感受到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另一重要感受便是市场正不断离他们远去。
据悉,飞利浦宣布2015年第四季度出现净亏损3900万欧元(合42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净利润1.34亿欧元,差距非常大。其照明业务销售额仅增长3%,只是相当于全球LED产业2015年成长率2%的水准。并且,这个3%的增长率来自对照明业务进行剥离之后,其运营成果有所提高,否则,业绩恐怕更惨淡。
并且,飞利浦照明产品的质量在2015年下半年两次被欧美曝光。瑞典消费者协会也批评飞利浦照明产品虚标参数,一个28瓦的飞利浦卤素灯泡要比其所宣称的亮度低24%。虽然这两次曝光的产品非LED产品,但是价格战下LED产品成本严重压缩,质量问题同样备受严重考验。
同时,欧普照明作为国内LED照明行业的大企业(营收在20亿元以上),至今却还在IPO门外苦苦徘徊,而同级别的那些LED大企早已在A股完成上市。据称原因是欧普业绩波动太大,IPO官方曾要求其重新盘点业绩。2012—2014年,相比于营收每年约10%的稳定增长,欧普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6%、11%和-38%,波动非常明显。
但是,一部分LED企业在喧闹的价格战中独守清静,潜心研发,业绩亮点突出。作为第一家跨界无人机的LED企业,雪莱特预计2015年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500.00万元—6,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67%—247.64%。鸿利光电这一年来在封装技术、紫外LED、车联网、可见光通信等领域付出的努力业界有目共睹,业绩也相当骄人。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本来,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但是,价格下降过于频繁,下降幅度过大,就不能说是正常现象了。LED产品在没有出现重大新技术应用的情况下,价格大幅下降,产品成本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质量问题难免令人担忧。
预计,2016年LED行业价格跌势仍将持续,但与2015年相比,跌落幅度不会太明显。在此背景下,中国LED企业应该首先抓住转型良机,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其次,进行技术创新,不可否认,UV LED、LIFI技术、石墨烯新材料、硅衬底LED等一系列热门技术和热门材料成就了一批批LED企业。
LED企业还应该抓住细分市场,做大做强。LED产业细分市场有很多,LED封装领域有小功率器件、大功率器件、COB光源等等,LED应用领域可分IR LED、UV LED、智能照明、植物照明、汽车照明、可见光通信以及LED服饰等七大细分市场,企业总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集中精力实行专攻,做出企业特色,建设自身品牌,从而抢占差异化市场。
更多
电子市场分析请关注新思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