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气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工业基础雄厚,空分气体行业在西方已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全球空分气体需求的主要市场仍然是北美和欧洲,但增速显著放缓;亚太地区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拉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发达国家空分气体市场增长的相对放缓,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场,成为带动全球空分气体行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引擎。预计未来五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空分气体应用广度及深度的扩展。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外包供气逐渐替代自产自用
现阶段,我国大宗空分气体的供应市场,非市场化的自产自用模式所占比重仍然较大,相当比例的气体供应业务仍旧由大型国企下属的专业公司负责运营,主要是为母公司的气体需求服务。国际上企业空分气体的需求则基本由专业供应商满足。
出于经济性和专业分工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原来运行小型空分设的企业逐渐放弃自制空分气体,转而通过零售市场采购以满足自身需求,在保证稳定供气的前提下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减轻自身投资和管理压力。近几年,我国空分气体外包市场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占比从2011年的49.3%提高到2016年的56.2%,但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外包比例。
将制气流程外包对于用气企业而言,可以节约大额的一次性设备购置支出,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将辅助业务外包能帮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分散风险。同时,供气企业更专业的气体运营能力将有效提升供气的质量。
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外资气体供应商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迅速占领了国内现场制气市场。中国本土公司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以盈德、杭氧为代表的气体公司也加入了大规模、低能耗、高水平的国际竞争,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尤其是大型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在中国陆续上马,在大型现场供气的主要气体业务领域,本土工业气体公司和国际气体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力也逐渐提升。
零售市场区域分割,亟待整合
在空分气体零售市场,由于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定位于现场制气市场,加之零售市场要求供应商有很强的供应保障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因此国内气体供应商,尤其是区域优势供应商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由于空分气体零售市场在我国出现时间较晚,市场尚未饱和,加之零售市场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因此各区域存在大量中小气体经销商,区内优势供应商现阶段仍主要忙于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区内整合以及跨区扩张动力不足。纵观全球大型专业气体供应商的发展历程,随着自身资本实力的增强和管理经验的愈加丰富,整合区域内其他厂商并进行异地扩张是区域优势供应商未来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从空分气体需求的增量市场来看,未来中国气体市场上来自于电子、食品、医药、新能源、煤化工等新兴产业的气体需求将显著快于冶金、化工两大行业。除煤化工以外的其他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大多数用气规模远小于冶金和化工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自建气体工厂,因此未来市场的新增气体需求将主要通过专业外部供应商来满足,外包供气市场规模和占比将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