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国外液晶面板价格下降 中国企业崭露锋芒

2017-07-18 14:22      责任编辑:丹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国外液晶面板价格下降    中国企业崭露锋芒

        屏幕作为人类视觉的“延伸”,如今已经随处可见。看似平常的显示产业背后,却曾上演过一场场血淋淋的“殊死搏斗”。20年的产业变革,让日本这个液晶时代的缔造者走下神坛,世界第一的位置由韩国取而代之,而在砥砺前行数十年后,中国显示产业终于开始崭露锋芒,并逐渐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心。
   
        鼎盛时的日本在显示市场独领风骚,揽下全球9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坐拥”9大国际知名品牌,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夏普、爱普生、日立、东芝、三菱、三洋和NEC等。不过受到日本自身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日本显示产业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路,但在技术上依旧保持了一定优势,尤其是上游的材料、设备和零部件等产业配套依然是全球最完善的市场。

        从地图上看,全球面板“输出”地全部集中在了东亚,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而的四个地区,上演了一场场上游显示产业的“现代战争”。在技术趋势再一次从液晶转换至OLED的当下,韩国以绝对优势成为显示产业第一大国,如今韩国占据全球OLED面板99%的市场份额,其中LGD在大尺寸OLED面板一家独大,而三星则几乎垄断了所有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现阶段面板行业正处于技术更替的时期,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苹果下一代iPhone 8采用柔性AMOLED显示屏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苹果舍弃日本JDI,由三星提供OLED手机屏幕。苹果的决定,不仅加速了整个面板产业由LCD向OLED技术的快速替换,更是进一步拉开了韩国与其它地区之间的距离。兴起于2000年后的台湾显示产业,一度成为仅次于韩国的面板生产地,却同样在这场技术更替的大战中败下阵来。大客户苹果在2017年的供应商名单中将所有台湾企业一并剔除,更是给台湾显示产业来了一个“釜底抽薪”。
   
        目前台湾地区正在布局另外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Micro LED,它是将传统LED通过矩阵化、微缩化后,定址、巨量地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再利用物理沉积技术生成保护层,形成微小间距的LED,显示能力方面,它与传统LCD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有望超越OLED显示技术,但是受制于工艺、成本和制程良率等影响,大规模的商业化还尚需时日。
   
        我国将平板显示产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明确要求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2003年2月,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液晶业务,终于结束了我国的“零”屏幕时代。在经历数十年的追赶之后,全球显示产业重心正在慢慢向中国倾斜,随着液晶面板产能逐渐释放以及OLED技术的全面布局,中国显示产业正在实现从零到有,从有到强的逆转。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正是国内厂家的“奋力厮杀”,倒逼国外液晶面板价格大幅下降,使“随处可见”的屏幕以更低的价格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中国企业的不懈努力,不仅赢得了市场,同时也赢得了尊重。虽然我国面板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全球第二,但产品大多定位中低端,同时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更是远远落后于韩国。未来,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继续在奔跑中思考,在压力中前行。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液晶面板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字: 价格下降 国外液晶面板 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