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法制、机制、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部署,标志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公共交通应急广播体系作为覆盖人群最广的应急广播途径,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相关部门、企业的推动下迅速发展。
公交移动电视
从实际运营来看,公交移动电视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表现。一是单纯利用无线数字信号接收的方式,成本比较高;二是利用VCD技术的移动电视。
(1)建立在数字信号发射、接收技术基础上的移动电视传输
这是一种“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法进行数字节目、应急信息的播放与接收的一种现代化系统”。这种技术就是在市区建立信号发射台,公交车通过对信号的接收,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实时地传播电视信息。目前,国内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移动电视为代表,采用此种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实时信息传播、汽车行驶过程中信号质量不受干扰等优势,是城市应急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
(2)建立在VCD技术基础上的移动电视传输
这种技术的早期投入成本比较低,它是将节目录制成光盘的形式,而后通过VCD或是DVD播放机传递信息,反映在液晶显示屏上。这样的技术比较简单,只要将每期节目录制而成,此后固定地更换不同的内容即可。但这种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做到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一旦有突发或者紧急的信息需要发布,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反映。采用这种技术的移动电视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很少了,中小型城市还存在较大的使用量,未来也将逐渐被数字移动电视取代。
据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统计,公交移动电视覆盖率存在城市差异,大城市的公交车使用比例比较高,同时,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公交电视所覆盖的比例也相对偏高。
图表 1:中国部分大型城市公交移动电视覆盖率统计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城市应急广播发展报告》,目前,公交移动电视被三大运营商瓜分,他们分别是华视传媒、CCTV移动传媒和世通华纳。中国公共交通移动电视相关产品及服务主要供应商如下:
图表 2:中国公共交通移动电视主要供应商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地铁电视
地铁电视系统是依托数字多媒体技术,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电视服务的系统。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智能地定制多种格式的多媒体节目,通过数字传输系统传送到车站,车站播放系统自动那找定制的信息格式通过显示终端播放多媒体节目;在火灾、阻塞等非正常情况下,切换至全屏播放PIS系统的动态紧急疏散提示信息,最大程度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地铁电视的系统功能:视频信号播出功能;支持多种播出方式,普通循环、时段循环、时间点播、插播等,主要由播控中心功能确定;支持多语种播出,简体中文、英文、繁体中文等不同语言可同时混合显示;分屏组合显示功能;设备监控功能;所有终端设备具备自动重启和延时开、关机功能;系统具备扩展功能,可满足新增显示屏需求;一般情况下,车载显示屏显示地铁电视系统信息,在紧急情况下,车载显示屏显示PIS系统紧急信息,该功能主要由播控中心实现,车载系统接收即可。
地铁动态广告
目前,地铁内的动态广告分两种:按显示媒介分为静态LED显示屏和LED阵列光柱。静态LED显示屏需要隧道壁上连续安装LED显示屏,通过限制安装在隧道壁上的每幅单张画面的可视角度,在列车高速运动的时候,使安装在隧道壁上的画面在与乘客相对固定的位置上逐一快速闪过,从而使乘客感受到动画效果。不过,这种广告为了画面稳定,通常需要先实际测算下地铁列车的站间运行速度,只有在速度稳定的区域(一般为基本匀速行驶的区域),比如两站中间段投放才不会有快进或拖尾的问题;另一种为LED阵列光柱,在隧道内壁上安装一条条垂直的LED阵列光柱。当列车静止时,只能看到每根光柱上各种颜色的光点,当列车快速运动起来的时候,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就可以形成动态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