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工业机器人,几年在我国工业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中的“身影”日渐璀璨。这正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希望实现的场景,即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从政府层面看,这亦将是力推的重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2.3%,其中6月同比增长61.1%,涨幅居各类工业产品第一。今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再次持续走高,单月同比增长均超40%,最高的3月更达78.2%。
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
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2426台,同比增长34.3%;而从2017年上半年的表现情况来看,国产机器人的产量仍然处于快速上涨通道:产量达到59097台,同比增长52.3%,远超上一年30%左右的涨幅。这一上升态势也使得国产工业机器人从上半年的工业经济中脱颖而出,其同比涨幅位居各类工业产品第一,甚至被认为是新兴产业的代表。
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背后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带来的“供需两旺”效应的显现。一方面,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应对人口红利消减的“必需品”,工业机器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车间;另一方面,旺盛的需求及新经济属性,近年吸引一批工业机器人产业项目争相上马,产能开始步入释放期。
“智能制造”探索提速
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上升,为制造业企业带来相对较低的自动化改造成本,“供需两旺”格局背后,正有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进入制造业车间。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80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150台以上。不过,这并不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全部。与此同时,更多前沿技术,如视觉感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及时“跟进”,继而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迈进。
随着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协同推进下取得突破性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进程。制造业企业广泛引入人工智能,使生产过程更“聪明”、更有效率。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并与制造业相结合,将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不断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成果,加速了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就体现了智能制造探索速度的加快,当前我们不仅需要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而且要突出“软硬结合”。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0年中国智能工业机器人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