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彩电市场持续低迷,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更是急转直下。在产品向高端转型、面板长周期涨价的背景下,互联网智能电视单纯依靠概念吸睛、低价血拼、硬件补贴的发展模式遭遇天花板。
2017年被称为“互联网电视的转折年”。经历了前几年高速增长之后,今年各互联网电视品牌全部掉头向下,不仅销量下降,且亏损额度普遍加大。今年上半年,乐视电视实际销量也就100多万台,与700万台的销售目标相去甚远。2016年,乐视电视实际销量500万台,当年销售目标是600万台。除乐视外,其他互联网电视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面板价格持续攀升,通过低于成本价方式收割销量的模式难以为继。面板涨价令通过内容收费补贴硬件的互联网电视企业苦不堪言。
目前经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传统的彩电企业,二是互联网企业。相对而言,传统彩电企业排解上游原材料涨价的方式较多。传统彩电厂商对上游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渠道有统一的全流程把控,可以通过规模性采购向上游供应商施加一定压力,采购成本相对更低,同时还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管理等方式,降低内部成本。
通过内容收费补贴硬件的模式,目前遭遇重重困难。互联网电视目前的运营收入尚难覆盖整机成本,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通过内容盈利补贴卖硬件亏损的模式恐怕难以持续。而且,硬件低于成本价,会导致企业不能投入更多研发经费,用户体验难以进一步提升,反过来会制约内容收费的拓展。此外,内容生态的构建,无论是自制剧还是外购版权,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彩电智能化不断推进。互联网电视被认为是行业下一个风口,并引来资本的热捧。BAT、乐视、小米、联想、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相继涌入彩电业,通过与上游终端生产厂商合作,大力推进“硬件+终端+互联网内容”模式,以图颠覆传统彩电产业经营模式。但目前情况显示,资本正逐渐回归理性,烧钱游戏在降温。
互联网电视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变现模式不达预期。互联网电视以低价冲击市场,利润微薄甚至亏本,在面板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应对成本变化的能力较弱。与此同时,传统彩电企业也在瞄准“互联网+”,并与内容资源提供商合作开展业务,转变过去单一硬件提供商的角色,加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互联网电视泡沫潮退,将推动行业回归本质,需要彩电企业做好产品、做好服务。上半年彩电市场规模呈现下降趋势,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增加,低价竞争难以持续。电视厂商提供平台,各大视频网站接入,硬件商进行收入分成或广告流量收入,或将是行业发展趋势。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0年中国互联网电视风险投资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