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液晶显示终将被淘汰 OLED显示屏会成为新风口?

2017-08-13 14:09      责任编辑:丹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液晶显示终将被淘汰    OLED显示屏会成为新风口?

        随着越来越临近新一代iPhone产品的上市日期,此代iPhone手机屏幕的最大改变,就是苹果选择搭载三星生产的AMOLED屏幕,作为手机产业的领头羊,苹果的此番举动,究竟能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

        与液晶不同,OLED技术一经出现就霞光万丈,与液晶当初颠覆了CRT之时的热度丝毫不差。细数显示产品工业设计发展史,对于纤薄产品形态的追求,拿电视产品来说,OLED面板更简单的结构也让电视由一台,变成了“一张”,而关于产品的厚度问题,我们却需要理性的对待,因为手机跟电视产品的产品性质本就是不同的。

        物理结构的简单,使搭载了OLED技术的显示设备厚度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而自发光的显示特性,似乎相较来说更为重要。所以在外观方面,能变得更轻薄,似乎就象征着颠覆。众所周知LCD产品已经能将产品厚度做到“超薄”,而OLED呢?凭借简单的物理结构,与电致发光的优秀特性,摆脱LCD背光硬伤之后,还能带来更多的元器件空间。

        近年来,显示产业的已经逐渐被OLED与量子点技术所占据,在大家都在纷纷议论OLED与量子点技术,在未来5年内很有可能够取代液晶,逐渐占领市场之时,Micro LED同时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声称要拳打OLED脚踢量子点,那么Micro LED究竟是将显示技术迭代周期极速缩短的“革命家”,还是一个空口无凭的“大话王”?

        Micro LED Display全称为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它的结构是微型化LED阵列,也就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以及阵列化后,以高量级规格转移到基板,利用物理沉积技术生成保护层,形成微小间距的独立发光源。其体积约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同时它还能够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也将像素点的距离由原来的毫米级别降到了纳米级。

        抛开还未成型的Micro LED不谈,OLED相比于液晶产品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目前液晶产品的处境就已经十分尴尬了。与电视产品的“更大、更清晰”相比,手机屏幕的诉求更在与色彩与显示能力的提升,要兼顾功耗、亮度、屏幕亮度及产品形态等多个因素,清晰度自然是显示产品的主旋律,但在手机平台上,想让产品得到更好的体验感就要在色彩上下更多功夫。

        更注重用户的体验,是未来产品发展的大势所趋,AMOLED简单的物理结构,也确实更加适合手机这种轻量级的设备,随着元器件的增加,AMOLED作为手机中最重要的部分,省下的空间可以用作更大的电池或是硬件功能。如此说来OLED技术才是更加适合手机的“天作之合”。这当然也是苹果的下一代iPhone采用OLED技术的重要原因。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LCD和AMOLED可以说都各自有优缺点,而且随着AMOLED技术的不断完善,从S8与iPhone 7的对比上来看,OLED在厚度和显示效果上的优势已经逐步凸显,而且成本也在逐渐下降,因此更有可能成为显示行业的未来,也许会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卫冕之王。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OLED显示屏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关键字: 液晶显示 OLED显示屏 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