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铸就了市场的更多可能性。如今的“共享经济”更是花样百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国内的商业环境。不过,随着“共享经济”热度攀升,“伪需求”、“伪共享”让市场虚火旺盛。这也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共享经济”到底是商业和社会的变革,抑或只是被资本“玩坏”的游戏?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共享经济的模式已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生活,从共享单车、汽车,到共享充电宝、雨伞、篮球,从分享住宿到办公空间,到分享知识、技能、劳务……分享经济为人们提供了更经济、更多样、更便捷的服务。可以说共享经济模式已无处不在。
现在“共享洗衣机”也来了。在五月中旬,上海街头出现一组带洗衣及烘干功能的自助洗衣机,引起媒体与市民的热议,由此“共享洗衣机”这一概念被传播开来。不过,类似于这种形式的自助洗衣机,早在2011年左右在一些大学宿舍区早已出现,随后又陆续出现在工厂宿舍区等多人合居场所。随着“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的形式不断扩充,直到今年,“共享洗衣机”才进入大众视野。
通过物联网技术让用户提供从线上查询等候时长、预订、支付到收衣提醒的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由于使用人数众多而导致洗衣费时的问题。原理上和共享单车差不多,就是在洗衣机上安装智能模块,让洗衣机变成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运营团队可以通过App、公众号、网站、小程序等互联网工具收集用户信息,实现可能的后续“运营”,使得项目获得延伸性增长。
当下看好“共享洗衣机”有如下原因:一、服务对象用户明确。主要是大学生,白领租客和产业工人。二、共享洗衣机服务对象相对数量庞大,也很集中,这有利于共享洗衣机的运营和维护。三、个别类型共享洗衣机能做到洗涤和烘干重量大、体积大且不易清洗的窗帘、被单等物品。四、卫生安全有所保证。共享洗衣机多数采用的是商用洗衣机。同时,有人员定期维护,可以说相比普通家庭洗衣机来说在卫生安全方面会更有保障。
当下不看好“共享洗衣机”有如下原因:一、使用人群和场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该市场的局限性,毕竟大多数家庭都有自己的洗衣机。二、共享的洗衣方式普及程度不高,再加上宣传工作和付出的场地租金,都拉高了企业的运营维护成本,从而导致无法大面积普及开。三、卫生安全无法让消费者完全信任。四、和大多共享经济一样,共享洗衣机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需要培养长尾消费。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共享洗衣机深耕细分市场,拥有明确的服务对象用户,但当下大众没有适应这种消费观念,导致对共享洗衣机的认同性都不高。共享洗衣机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去培育大众消费观念,同时也离不开对服务质量的优化,对服务体系的完善。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