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份,媒体曝光的天津静海与河北大城县的污水渗坑面积达35万平方米。这两处渗坑,距离北京都在160公里左右。近年来,水污染问题频发,致使人们更加关注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水污染问题的久拖不决,给人们敲响了关注饮用水安全的警钟,让购买净水器成为众多家庭的应对措施,由此带动了净水器市场一片繁荣。
争抢千亿“蛋糕”
在净水器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则是同质化产品大量涌现。目前净水机企业已超过4000家,绝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技术创新。从2010年到2016年,低端同质化产品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而反渗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快速。
从目前来看,净水器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各净水器企业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多种措施提高市场占有率。净水器产品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急需规范发展。
目前欧美日韩等发达市场的净水器渗透率大多超过70%,而我国净水器的市场渗透率只有3%—5%,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普及率约为15%,二三线城市低于10%,农村市场几乎空白,净水器家庭普及程度还非常低。可见,我国未来净水器的成长空间十分巨大,市场前景诱人。
净水器市场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净水器行业总体形势良好,市场大门开启、净水器市场纵深发展。然而,净水器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质量参差不齐、保养困难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虽然国内生产净水器的厂家虽然达到4000多家,但是持有卫生许可批准(获得国家涉水批件)的净水器生产企业仅500家左右,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合格产品在市面上流通。
造成目前净水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对质量把控水准不一。大量无证生产企业(未获得国家涉水批件)采用外购组装滤芯,贴牌加工净水器的模式进行生产,从而导致国内净水器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市场加速洗牌 发展趋势看好
目前来看,净水设备作为舒适家居的重要一环,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新品牌、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必将加速市场洗牌。净水器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避免在行业洗牌中出局。
在净水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出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品牌产品将大行其道,杂牌产品日渐式微。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以其良好的信誉、过硬的质量等因素,更容易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其次,中等价位的净水器前景看好。中等价位净水器一般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消费者可以根据净水需求和水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净水器。
再次,反渗透设备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净水器市场在技术方面主要分为反渗透技术,超滤、活性炭、纳滤等四个方面。
最后,产品功能朝着大通量、长寿命、高节水、智能化方向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净水器生产行业发展飞速,但质量参差不齐,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净水产品时不但关注产品执行明示标准,还要留意产品是否通过认证。但是对于净水器企业来说,却是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净水器企业需要创新生产技术,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净水器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