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机器人产业格局发生变革 人工智能是关键

2017-08-25 09:26      责任编辑:丹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机器人产业格局发生变革    人工智能是关键

        世界机器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成为关键;同时,产业竞争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将会衍生。

        世界机器人产业正由“硬”竞争转向“软”竞争。机器人与前沿信息技术和产业快速结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定制化趋势,正由“硬”的机械电子产品转变为“软”的信息网络终端。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机器人“赋智”的关键。

        同时,产业竞争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前沿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颠覆式技术会引发未知领域应用的爆发性增长,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将会衍生。市场不仅是“指定领域竞争”,有可能在更广阔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形成不同维度的“错位竞争”。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正在从机器人应用大国向创新大国迈进。北京具备成为全国机器人领军城市的基础。2016年,北京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7287.6亿元,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拥有人工智能企业240多家,专利申请数累计7841项,均位列全国第一,北京也是我国风投最活跃的城市。

        在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规划上,北京将按四大领域推进产业升级。在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人机协作、真空洁净、物流搬运等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医疗、公共服务、家庭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军用、空间和消防救援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智慧识别软件和操作系统、减速器、伺服系统、人工智能等。

        具体来说,按照规划,服务机器人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骨科手术、神经外科等医疗机器人实现较大规模临床应用,具备自主行走、人机交互功能的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示范应用,教育、娱乐等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量产。

        特种机器人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军用机器人、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一批新产品实现突破;机器人军民结合技术实现新进展,特种机器人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核心部件和前沿技术上,到2020年,应用软件、减速器、机器人专用伺服系统等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满足机器人需求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发展迅猛,但与成熟产业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产品不够丰富、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应用领域还很有限,尚不能有效满足先进制造业和人们生活的需求。正因如此,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给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元气”,将产业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牢,也为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需要组团式的集成创新,以及更加专业高效的研发设计和市场服务。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全面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颠覆性技术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