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催生了一轮创业热潮,花式各样的租赁服务应运而生。在宝马、保时捷等豪车都可以租赁的当下,手机租赁自然称不上一个新颖的创意。在换机周期越来越短的大背景下,手机租赁似乎有非常好的前景,这也是巨头竞相入场的原因。眼下,炙手可热的共享经济疯狂烧钱却看不到盈利的曙光,来势汹汹的手机租赁是经济的新风口,还是商业陷阱?
巨头扎堆催生手机租赁热潮
与汽车租赁和服装租赁一样,手机租赁并非什么新生事物。半年多来,手机租赁才慢慢的火爆起来。今年5月份,享换机平台联手支付宝推出手机租赁服务,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就可以在享换机平台可以租赁到的iPhone 7手机。爱享机推出手机租赁业务,是盘活二手手机业务的一次商业尝试。事实上,在爱享机推出手机租赁业务的时候,京东的手机租赁业务已经运行了很久。不过,手机租赁业务行业的爆发点,是国美高调宣布进军手机租赁行业。
近日,国美对外宣布在全国1600多家门店正式推出“国美租租”手机租赁业务。据悉,想通过国美门店租赁手机的消费者,要先在国美租租系统上进行信用审核,审核通过后签订手机租赁协议,通过金融平台缴纳租金后立即使用,直到租赁期满归还即可。租约期满后,消费者可补足差额购买该机,也可选择换新机继续续租。在国美、京东和支付宝推出手机租赁业务后,随心用、大咖享租、蜜租等杀入手机租赁的战场。
隐私、价格制约手机租赁发展
目前,手机不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照片、短信、聊天记录等隐私都存储在手机中,这让手机有很强的隐私性。高度的私密性,注定了手机不适合租赁。此外,价格也是制约手机租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表面来看,手机租赁的价格并不高,事实恰恰相反。在国美租租平台租一部32G版本的iPhone 7,一年共需要花费3960元,而同样一部手机在国美门店购买需要4988元。而且租赁一年后,手机必须归还平台。一部iPhone 7使用一年后,在二手市场至少也能卖2000元以上。显然,租赁手机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
除了价格因素外,隐私这个高度敏感的话题让很多用户对手机租赁说不。在很多消费者的意识中,手机相当于一个人隐私的保险柜。小到照片和聊天记录这样的数据,大到日常工作的往来邮件和会议记录,都习惯性的保存到手机中。一旦租赁手机用户到期归还手机后,手机中的数据安全将是用户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手机租赁是否有全面的措施,保障租赁手机用户的数据隐私呢?除了手机用户的资料安全外,更换手机时资料的备份和恢复,也是共享手机面临的又一道难题。显而易见,隐私是手机租赁的拦路虎,过高的价格也会影响手机租赁业务的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巨头扎堆进入手机租赁行业后,大量资本也会蜂拥而至,届时,手机租赁行业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从理论上来看,手机租赁是一桩好生意。然而,手机这一物品的特殊性、高度私密性,会严重制约手机租赁行业的发展。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年手机租赁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