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研制出的碳纳米晶体管的工作速度是英特尔最先进的14纳米商用硅材料晶体管速度的3倍,而能耗只是其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有可能研制出以此类晶体管为元器件的商用碳基芯片,有望在芯片研制技术上赶超国外同行。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人们采用一定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一大步。芯片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可以说,“集成电路”和“芯片”所指的内容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强调的是电路的设计和布局布线,后者则强调电路的集成、生产和封装。因此也可以说,中国芯片的发展历程和水平就是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和水平。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没有高端芯片就没有真正的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当今信息时代,集成电路技术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基石。
正是深刻认识到芯片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战略价值,中国发起了依靠自主创新,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限制封锁,实现芯片“突围”的自强运动。
为打破困局,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2000年,国务院印发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标志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真正起步阶段。
今年6月发布的国际超级计算机排名中,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夺冠,而铸就其冠军之尊的是地道的“中国芯”,在其小小薄块上,集成了260个运算中心,数十亿晶体管。除了神威之外,中国还拥有了龙芯、海思、展讯等一批知名芯片公司和其性能优秀的产品,这些成就得益于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大发展。
今天虽然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但是“中国芯”依然处在艰苦的“爬坡”阶段。一方面,集成电路科技和产业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外加大了技术封锁力度,设置更多障碍。
中国将继续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市场将继续是世界信息产业最大市场,这些必将赋予“中国芯”和集成电路科技和产业更多爬坡过坎的能量。而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程中积累了“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协同发展的经验,摸索出“下游考核上游,整机考核部件,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的考核机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研制出碳纳米晶体管无疑是我国科学家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征途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是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一座新里程碑。随着科研人员和信息产业界的努力,中国在集成电路超精细加工领域将向着更高水平挺进,强劲的“中国芯”将有望造福全世界。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年芯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