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众多机器人厂商汇聚一堂展出成果,其中,智能化不约而同成为所有机器人宣传的亮点。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尽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尚处于小、散、弱的状态,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
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增长十分迅速的热门产业之一。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9万台,增速14%,预计今年增速为13%左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占据全球25%的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机器人不仅在工业领域存在广阔市场,近年来已经渗透到医疗、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记者在展会中走访了多家机器人企业,发现了外形酷似姚明、投篮命中率超高的双足站立机器人,会跳舞的陪护机器人,会“做”外科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5秒拼好六面魔方的智能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机器人。
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的企业FESTO的仿生机器人凭借其仿生蜻蜓、仿生水母吸引了业界目光。目前,该公司和北京航天研究的章鱼爪抓手已经在市场销售,用做生产线上的抓取工作。
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自主设计的国内首款工业机器人学习应用App——“海渡学院”也正式发布,并已在安卓、苹果等主流手机系统的“应用市场”上线。
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需求,也引导企业开始布局多个领域。以家用机器人为例,iRobot公司结合对家用机器人的深入洞察,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构想。该公司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家庭机器人来构建家庭物理空间以及保持不断更新,并获取对物理空间的理解,例如创建一份家居空间的地图。这将可以解决未来智慧家庭在复杂性和可用性上的挑战。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洪谊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首钢合作,在北京专门做停车机器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未来公司还将以沈阳为中心,向全球推广医疗机器人。
尽管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但这个行业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研发者攻克。
随着物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智慧家庭的实现早已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遥远,但要实现这一愿景,仍然需要解决很多挑战。到2022年,一套典型的家庭住宅将包含超过500台智能设备,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可用性难题将会成为阻碍智慧家庭实现的因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如何手动控制机器人使其地发挥作用还值得探讨和改善。
对于中国的机器人市场,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第二是一些企业心态浮躁,机器人产业需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研究,才能做好机器人产业。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但随着各地大量建设各类机器人产业园区,重复性建设,高端产业低端化、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现,这也体现了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差的行业痛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下一步既要在防止产业无序扩张、重复低水平建设上加大力度,又要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创新。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智能工业机器人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