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经历了2014、2015、2016年的市场寒冬之后,今年空调业迎来了难得的好年景,同时空调巨头们也争先恐后地开启了新一轮产能竞赛。
在高温天气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我国空调行业2017冷年产销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企业出货量与终端零售量均保持高位运行。国家信息中心8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冷年,我国空调整体内销零售市场规模达到5622万台,同比增长28.5%,销售额同比增长30.5%,创下历史最高销售纪录。其中,重点城市市场销售量为4062万台,同比增长30%;五级及农村市场销量1560万台,同比增长24.8%。
此外,空调市场品牌集中度高位集中态势依然明显。2017冷年行业前三品牌格力、美的、海尔的优势得到保持和巩固,销售量占比已接近75%。
尽管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然而随着空调销售规模的扩大,一些区域性小品牌开始进入市场,甚至一些传统渠道商、经销商也开始进入生产领域。
8月8日,空调业新玩家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宣布推出美博共享空调1.0公测版,希望能在租房这一细分市场分一杯羹。8月10日,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正式发布了与长虹联合研发的空调产品,并委托后者生产。不过,这款产品使用的品牌为智米非小米。除此以外,浙江慈溪一带还涌现了一批夏宝这样的新空调品牌,而原来主做冰箱的韩电也投资1亿上马了两条空调生产线。
事实上,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三线品牌,今年以来,空调企业争先恐后地开启了新一轮产能竞赛。
今年4月底,海尔方面称,将通过新建基地和现有互联工厂升级等方式,新增1500万套空调产能。目前,已有1000万套产能落地,主要分布在胶州、郑州、武汉、合肥等地。长虹空调同样计划新增420万套空调产能。8月9日,美菱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长虹空调计划投资10.9亿元在绵阳经济开发区实施搬迁及扩能升级项目,最终建设形成年产420万套空调的生产基地。而奥克斯也宣布,在目前700万套年产能的基础上,新增500万套年产能。
一直以来,空调业都被视为“靠天吃饭”的行业,而2017冷年空调市场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可观的增长,天气堪称第一功臣。但是天气始终是不确定因素,企业不能固守“靠天吃饭”的想法,应该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上多下功夫,以弱化天气因素的影响。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多重利好下,空调业进行新一轮的增资扩产无可厚非,但同时也要警惕跌进“产能过剩”的陷阱。2017年上半年空调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透支下半年的市场,对2018冷年构成压力。进入2018冷年,以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为主要内容的自我进化,将成为空调行业的主旋律。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空调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