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2016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销售收入约为39673.8亿元。
电子元器件是对各种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的总称,按照工作时是否需要外部能量源,电子元件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其中被动元件为不含受控电源的电路组件,包括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主动元件包括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等,其特点是等效电路均含有受控电源。在整个电子元器件行业中,被动元件行业约占产值的11%,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元器件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介于电子整机行业和电子原材料行业之间,其发展的快慢,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
电子元器件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既包括电力、机械、矿冶、交通、化工、轻纺等传统工业,也涵盖航天、激光、通信、高速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强劲发展。从细分领域来看,随着4G、移动支付、信息安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另外,LED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半导体领域日益成熟,面板价格止跌、需求关系略有改善等都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却并非生产强国,我国电力电子元件销售收入占全球比例还不到20%,在一些高端电子元件产品方面还依赖进口。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真假难定,产品型号不全等都是元器件交易行业发展的难题。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所面临的难题或将导致整个行业迎来洗牌期,优胜劣汰市场法则之下,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