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产业基地/城市发展迅猛、特色鲜明
全国各地已有30多家在建或已建的石墨烯研究院或产业基地。其中2家国家级产业基地,1家国家级创新中心,2家国家级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业基地主要分布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基地的发展或以科研技术为支撑、或以配套服务为平台、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城市中尤其以北京、常州、深圳、宁波、青岛、无锡等发展最为迅速。其中北京发展成为基础雄厚的智力中心、常州发展成为领跑全国的产业标杆、深圳发展成为前景广阔的应用市场、宁波发展成为积极创新的价值高地、青岛发展成为快速崛起的创新中心、无锡发展成为配套完善的产业基地。
已初步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格局。“一核”主要指以北京为核心,辐射环京津冀地区,依托其独有的研发资源,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的智力核心,打造国内石墨烯技术研发的重要引擎。“两带”是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带及内蒙古-黑龙江地区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带主要指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为核心发展的石墨烯产业集聚带,该地区是目前国内石墨烯产业发展最为活跃、产业体系最为完善、下游应用市场开拓最为迅速的地区,已经形成了涵盖石墨烯制备设备生产、原料制备、下游应用、科技服务等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石墨烯相关企业数量超过千家;内蒙古-黑龙江地区产业带主要指以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发展起来的石墨烯产业集聚带,该区域是国内石墨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具有发展石墨烯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石墨烯产业起步较晚,且发展速度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较慢,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多点”是指四川、重庆、湖南、陕西、广西等的一些地区依托其资源、人才优势,发展石墨烯产业,形成了新的增长极。
未来产业空间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将呈现“强者愈强”,资源要素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强者愈强”。二是热点城市不断涌现,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各地政府纷纷上马建设各种石墨烯研究院及产业园,将石墨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三是将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区域分工格局更加明晰,其中北京将依托独特的研发资源,抢占全国石墨烯研发高地;长三角地区基于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加快在复合材料、储能材料、新一代显示器件等方面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则依托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注重在智能可穿戴、热管理等领域加快步伐;东北地区依托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原料制备方面加强攻关。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随着石墨烯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将在未来的1年-2年内迎来质变,产业和资本端将会迎来双突破。但是,当前我国石墨烯仍面临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脱节、产业链不成熟、资本市场过度透支石墨烯概念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国家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实施细则,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协同创新、共推应用发展,统一行业标准,抢占全球话语权。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2年石墨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