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新型OLED应用广泛 产业升值空间庞大

2017-11-22 18:11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型OLED应用广泛 产业升值空间庞大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片组成的固态设备,施加电力之后就能发光,具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特性。根据驱动电路与基板的关系可以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目前市场上OLED产品主要以AMOLED为主。OLED的基本结构包括基层、阳极、有机层、导电层、发射层和阴极。

  OLED产业链可以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上游包括LCD和OLED面板、模块加工装配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零组件,中游包括LCD和OLED面板制造及显示模块组装,下游产业主要是各种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

  从需求端看,智能手机端是目前OLED最大的潜在应用市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领军企业三星和苹果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OLED屏幕,预期OLED屏幕将取代LCD成为智能手机主流屏幕选择。未来伴随智能手机市场趋向饱和,差异化和特色化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保持产品竞争力的方式所在,外加苹果、三星等智能机龙头采用OLED屏带来的“学习效应”,预期未来OLED屏将越来越多的在中高端国产智能机上采用。

  OLED屏的应用市场不仅局限于智能手机,凭借其轻薄、柔性、高对比度、低能耗等特点,OLED还广泛应用于电视面板、智能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AR/VR、车载面板等领域。预计到2020年,全球OLED出货量将达到9亿片,是2015年出货量的2.5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0.2%。

  在OLED面板供给方面,国内大陆企业扩产速度相对于中国台湾和日本等传统LCD龙头企业扩产速度来得快得多。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OLED显示屏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OLED总产能仅相当于全球OLED总产能的9.1%,2015-2020年,我国OLED产能复合增速预计在75%,远高于全球OLED产能增速45%。预计到2020年国内OLED总产能将占全球OLED总产能的约28.7%,成为全球OLED第二大供应国。

  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政府极为重视,将其作为战略性产业给予扶持。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国内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OLED技术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发展OLED技术。经过几年的技术积累和试产,中国内地一些面板制造企业如京东方、和辉光电、维信诺、天马等均已初步掌握了OLED量产技术。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建设OLED面板生产线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包括建设用地划拨、税收减免、人才引进以及配套产业引进等方面。

  除了中国政府的扶持,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对OLED面板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中国内地显示面板市场需求超过全球的30%,尤其是OLED面板需求占比更高,目前手机厂商除了三星和LG,主要就是中国的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在使用OLED,而国内OLED产量不及韩国产量的零头,中国内地OLED企业大有可为。

  新思界电子电气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显示市场,传统的LCD市场已呈现一片红海,颓势已显。OLED市场却在销量和应用上实现快速突破,无论是传统的显示设备厂商,还是未来具有无限潜力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对于OLED屏幕的需求较大,OLED市场也正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升值空间庞大。

关键字: OLED 产业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