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电子气体:外资企业控制市场 国内技术风险高

2017-12-25 17:51      责任编辑:周然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子气体:外资企业控制市场  国内技术风险高
 
        中国电子气体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绿菱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北京华宇同方科技开发公司等一批优秀的企业,打破了外资企业的垄断,但是总体来看,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高,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一些外国企业或者外资企业手中,市场集中度高。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电子气体的研究技术较为先进,其中法国液化空气、德国林德、美国气体化工、普莱克斯、日本昭和化工等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主要从欧美、日本地区进口高标准电子气体。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6年,美国气体化工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28.7%;普莱克斯次之,占比为20.1%;昭和化工第三,占比为14.5%。英国BOC、法国液化空气、日本酸素以及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6%、5.1%、4.6%和17.4%。

图表:2016年中国电子气体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电子气体:外资企业控制市场  国内技术风险高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目前,国外先进电子气体企业设备先进、生产过程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配套条件完善。气体纯度逐渐攀升,对IC工艺极为有害的水、氧等杂质可降低到1ppm以下,金属杂质甚至可以降低到ppb级。剧毒气体的生产已实现远距离控制,基本做到无人操作。规模化、程序化、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确保了批次产品的质量稳定。电子气体已经延伸成IC制造过程气体供应整套系统,包括气体源、气体配送系统、在线终端净化、在线检测、现场报警、工艺尾气解毒回收、应急处理等。

        中国电子气体生产过程中,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较低,在纯化技术、气瓶及管线内表面处理技术、分析检测与安全技术特别是供气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制备高纯电子气体的大功率电解技术,高纯电子气体的深度纯化技术,高纯电子气体的净化技术以及高纯电子气体分析检测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我国高纯电子气体严重受制于国外,国内高纯电子气体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中国对于超大(VLSI)和特大(ULSI)规模集成电路的用气仍然存在技术空白。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中国的电子气体行业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如果国外加强电子气体行业产权保护意识,对相关的核心技术实施技术保护,将为中国电子气体行业带来技术风险。同时,中国的电子气体技术研发水平还比较低,多数技术还未突破,技术保护意识不强,这都给电子气体行业带来较大的技术风险。
 
关键字: 电子气体 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