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2018年电磁感应充电行业企业数量多 技术存在瓶颈

2018-03-14 18:04      责任编辑:金兑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磁感应技术转换效率较高,适合短距离充电,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手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同时在智能穿戴设备、医疗设备、移动终端等新兴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生产企业较多,但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瓶颈。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使用的充电座和终端分别内置了线圈,二者靠近便开始从充电座向终端供电。为提高供电效率,需要使线圈之间的位置对齐,不产生偏移。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无线充电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无线充电产业链角度来看,其主要划分为5大板块:方案设计商、电源芯片商、磁性材料商、传输线圈商以及模组制造商。其中方案设计和电源芯片环节技术壁垒高、利润高,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磁性材料和传输线圈环节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同时拥有中外公司,模组制造环节技术壁垒和利润最低,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厂商。

        目前,电磁感应技术芯片制造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主要代表有高通、博通、TI、IDT、NXP、MTK等,其功率在5-15W之间,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领域,代表公司有苹果、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HTC等品牌。国内电磁感应技术发展、应用慢于国外,国内芯片公司有新页、中惠创智、劲芯微电子、NewEdge Technologies等,下游的应用以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整体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并没有推出无线充电产品,华为、小米、OPPO、VIVE等品牌已经开展了无线充电产品的研发工作。

        新思界产业研究分析师认为,电磁感应充电技术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瓶颈,对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对准位置有点难

        手机与充电板,或者说是接收/发射线圈必须贴紧温和,才能正常充电。由于各个品牌无线充电板造型设计不同,准确放置于合适位置对于消费者而言依然难于适应。

        充电距离还是太短

        充电距离过“短”是无线充电技术的一大致命伤。Qi无线充电标准规定有效充电距离为10mm以内,如果给手机戴上保护套,将无法正常使用无线充电功能。虽然新标准对增加了充电距离,这对比起有线充电1-2㎡的活动范围,无线充电自由度实在有限,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用户并不看好无线充电的重要原因。

        充电速度点慢,且发热量大

        实际应用中,无线充电效率仅为有线充电效率的一半,同等容量的电池所花费的时间远远低于有线充电,这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加和快充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最大15W功率,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无线充电时手机与充电板距离较近,易造成手机发热,产生安全隐患。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