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又称微电路、微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一般是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较低,有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不仅在民用生活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在国家军事和通讯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应用范围较为宽泛,行业市场需求巨大。
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复苏,消费者对电脑、手机、液晶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等的一系列新兴应用领域的消费需求,使得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额保持着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达到4700亿美元以上,较上一年4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增长了约14.6个百分点;截止到2019年6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额将近达到2000亿美元。而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行业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从中国市场来看,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年集成电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始终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1739.5亿块,与上一年1564.9亿块的产量相比,增长了约11.8个百分点;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为790.6亿块。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由于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吸引了各国企业纷纷加入中国市场,使得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相关技术水平提高,也促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电子信息制造市场的主要国家。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市场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之一,因此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虽然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较晚发展,但在近来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未来随着国家及社会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不断扩大,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