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一种聚合物隔膜,它是锂电池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它对电池的安全、加工成本都有着很大影响。它能使存在的电子在中间无法自由流动,并促使电解质液里的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快速穿行。它的传导能力非间接的表现了锂电池的完整功能,并且隔绝正级和负极的用途迫使电池在非常规充电以及过高温度的状态下能够阻止电流持续上升,阻止电池因为短路而引起事故发生,同时包含微孔自闭的保护性能,这会使电池的消费者和物品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锂电池隔膜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等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快速增长,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产品出货量已经从2014年的4.5亿平方米,发展到2018年已经增长至20亿平方米以上,与上一年14.3亿平方米的出货量相比,增长了近40个百分点,并在2019年仍有所增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产业化的隔膜主要通过干法和湿法工艺制备而成。从成本、均匀性和生产线的角度进行对比,由于生产复杂性较低,干法隔膜的成本相对低于湿法隔膜;然而在精度控制上,干法隔膜的均匀性比湿法更难控制。干法隔膜生产线是一种更加细分的生产线,涉及更精细的手动控制点;相比之下,湿法隔膜的生产线是更自动化、连续生产的生产线,有更高的生产率。应用方面,在动力锂电池领域,湿法隔膜在性能和安全程度方面有着超越干法的显著优势,更能够适应当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逐渐向高能量密度化发展的趋势。也正因为此,在我国市场,湿法隔膜相对于干法隔膜的出货量增长趋势来看,在未来更具有发展优势。
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在早期发展阶段,国内锂电隔膜长期处于进口产品占据主流的格局。自2009年以来,由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锂电隔膜需求尤其是动力锂电隔膜需求短期快速增长,且由于国内补贴政策影响海外电池厂商基本进入不了国内车企供应链。这一特殊的政策环境和时间窗口下,以上海恩捷、星源材质、湖南中锂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开始加大了锂电隔膜产能的投资力度,并迅速在全球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出口到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快速增加。但我国出口的锂电池隔膜产品主要为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而国内及国际市场对高端锂电池隔膜需求更为旺盛,因此未来我国高端产能的锂电池隔膜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