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产品的下游应用需求也较为广泛,包括物流、零售、制造业、服装业、医疗、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交通、食品、动物识别、图书馆、汽车、航空、军事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我国RFID产品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RFID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相继颁布了如《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800/900MHz频段试运行规定》等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为RFID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环境。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国RFID产业逐渐迈入加速发展阶段。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在国内普及率的逐渐提升,我国RFID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在市场规模方面,从2014年的425亿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1110亿元以上,与上一年965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增长了近15.0个百分点,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普及,市场对RFID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其中低频RFID产品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产业链,尽管在近年来其产品出货量不断下降,发展到2019年已经减少至4.6亿件,但在市场上仍存在着一定发展空间,例如在宠物市场。近三年来,国内苏州、马鞍山、包头、杭州、深圳等城市出台了多项管理条例,规定宠物主在为犬只登记狗牌的同时需要为宠物狗注射内含低频RFID芯片的玻璃管,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市场对低频RFID的需求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以及国家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RFID产品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下游应用需求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我国RFID市场发展迅速,其中低频RFID产品目前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产业链,未来随着宠物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低频RFID作为目前最佳的宠物管理手段将会呈现出极强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