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片,间称偏光片,是液晶显示模组的核心材料之一,可以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根据功能的不同,偏振光片可以细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半透过半反射式以及补偿型偏振光片;而根据面板类型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TN型、STN型、TFT-LCD型和OLED型这四种类型,其中TN型和STN型偏振光片的显示性能较低,应用领域较小;OLED型偏振光片由于良品率低、寿命短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小;而TFT-LCD偏振光片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偏振光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由于我国LCD面板产能的持续建设投产,国内LCD面板市场发展迅速,而偏振光片作为面板的主要上游原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偏振光片的市场规模。具体来看,从2015年的19.8亿美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偏振光片市场规模达到38.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2%,且在未来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预计在2021年有望突破至50亿美元以上。
从产品结构来看,偏振光片主要由PVA膜、TAC膜、PET保护膜、压敏胶和离型膜等成分复合形成。其中PVA膜主要负责偏振作用,决定着偏振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及色调等关键参数;而TAC膜则起到对延伸的PVA膜的支撑和保护。具体来看,TAC膜所占份额最大,超过了50%;其次为PVA膜,占比约为12%;而压敏胶、保护膜、离型膜的合计占比达到23%。可以看出,PVA膜和TAC膜为偏振光片原材料的核心成分。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偏振光片的生产企业主要由日本、韩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从具体企业产能占比情况来看,在2019年我国偏振光片生产产能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日东电工、LG化学、住友化学、三星SDI以及诚美材料,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其中日东电工(25%)、LG化学(23%)、住友化学(20%),所占市场份额均达到20%以上;而三星SDI和诚美材料占比分别为11%和5%,位居第四、第五。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偏振光片的市场资源主要被LG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等大型日韩企业所瓜分,而本土企业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产品的普及,LCD面板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而偏振光片作为面板的主要上游原材料,受此影响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偏振光片生产技术较高,目前市场资源主要被日韩企业把控,未来随着全球面板产业向我国转移,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本土生产企业的逐渐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