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简称CPR),是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与其他常规的地下探测方法相比,探地雷达有着探测速度快、探测过程连续、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灵活、探测费用低等优点,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矿产勘查、灾害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检测以及军事目标探测等多个领域。其中工程勘察是探地雷达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需求方面,探地雷达的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公路维护、矿产及石油勘探、城市地下管网探测及维护等多个建筑领域,需求增长空间巨大,从2014年的358套发展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1065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4%;在供给方面,随着国内探地雷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探地雷达产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从2014年的325套发展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1105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7%。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探地雷达市场供应充足,且在未来其产量和需求量仍存在着较大增长潜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探地雷达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探地雷达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成熟,其产品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进而带动其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具体来看,从2014年的2.4亿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探地雷达产业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未来随着市场对探地雷达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规模液晶得到进一步扩大,预计在2024年有望突破至7.5亿元以上。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探地雷达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与欧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在高端领域,我国本土企业在未来还存在着一定发展空间。就目前来看,我国探地雷达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包括武汉捷探科技、上海劳瑞仪器设备、武汉智岩科技、湖南汇恒环境保护科技、中电科(青岛)、北京科电瑞德科技以及大连中睿科技等,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且生产的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产品对进口市场的依赖度仍然较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探地雷达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其产品应用范围逐渐拓展,进而也带动其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生产探地雷达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领域仍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发展高端化产品将是未来我国探地雷达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