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Flash储存器具备容量大、改写速度快等特点,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应用形态上来看,当前NANDFlash的具体产品主要有USB、闪存卡、SSD、以及嵌入式存储(eMMC、eMCP、UFS)等。
就应用来看,NANDFlash主要被应用在手机、SSD、游戏机、平板电脑、USB等领域,其中手机和SSD是主要应用领域,市场占比分别达到46%、44%。近几年,受SSD降价普及,以及嵌入式存储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车载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带动我国NANDFlash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到2019年NANDFlash市场规模达到455亿美元。
NAND Flash的产业链可以分为NAND Flash原厂颗粒、主控芯片设计、封装工厂与品牌销售等多个环节。在产业链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封装领域,主要企业有日月光、长电、华天、通富微电等,NAND Flash存储的封装与半导体封装有相同之处,由于我国半导体封测领域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因此在NAND Flash存储的封装领域表现也较为优异。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0-2025年NAND Flash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在NAND Flash原厂颗粒方面主要生产企业有三星、铠侠、西数、美光等,其中三星处于该领域领先地位,市场占比为35%,其次是是铠侠、西数,市场占比分别为18%、15%,美光、SK海力士、英特尔占比较为均匀,约在10%左右。我国在NAND Flash原厂颗粒领域中的相关企业有长江存储,当前长江存储处于起步状态,技术存在差距,处于追赶状态。
从发展来看,NAND Flash逐渐向3D NAND方向发展,当前主流市场中的3D NAND产品已经达到64层,但国际领先生产企业已经拥有100层以上的生产技术。在2019年8月,三星电子已经实现超过100层的3DNAND闪存量产;2019年6月SK海力士宣布实现了128层NAND的量产;同年美光宣布了128层的3D NAND技术的成型,预计到2020年底能够实现商业化;而我国长江存储在2019年实现了64层NAND Flash,并计划128层技术的研发。由此看出,我国NAND Flash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但目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未来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全球NAND Flash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随着5G技术的成熟,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的普及,未来NAND Flash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生产方面,我国NAND Flash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但处于正在不断赶超的阶段,有望实现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