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软磁材料主要包括铁基非晶软磁材料、铁镍基非晶软磁材料、钴基非晶软磁材料、纳米软磁材料几大类,具有电阻率高、磁导率高、强度高、矫顽力小、电损耗低、耐腐蚀、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非晶软磁材料可用于制造变压器、互感器、传感器、开关电源、抗电磁干扰部件等,被广泛应用在电子、通讯、电器、电力等行业中。
根据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物质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大类,非晶体原子排列混乱,在制造时需要极快的凝固速度才能形成,因此非晶软磁材料一般选择熔点较低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合金为主要原材料,铁基材料、铁镍基材料、钴基材料符合要求,是生产非晶软磁材料的主要原料。其中,铁基非晶软磁材料磁性强、铁损低、价格低廉,在电力行业中应用需求量大;钴基非晶软磁材料磁导率高、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军工领域。
从全球范围来看,非晶软磁材料技术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在美国进入产业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日本、德国非晶软磁材料行业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成为继美国之后的重要非晶软磁材料生产国。我国非晶软磁材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相关技术瓶颈不断突破,逐步实现产业化。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电力行业零部件制造领域对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非晶软磁材料需求不断增长。此外,电子信息产业也是非晶软磁材料的重要应用市场,计算机、通讯等行业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对体积小、重量轻、低能耗、高可靠性电子元件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高性能非晶软磁材料需求不断增长。总的来看,我国非晶软磁材料市场前景良好,但行业结构不合理,未来还需持续调整优化。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非晶软磁材料性能优良,在电子、电力等行业中逐步取代传统磁材料,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在国家政策及下游市场的推动下,我国非晶软磁材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领先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但大部分企业实力较弱,产品可靠性较差。我国非晶软磁材料行业发展较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来需持续进行改革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