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子是一项在柔性底板上安装电子线路的新兴电子技术,独特的柔软性、延展性结合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使其在医疗、信息、能源、国防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柔性电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产品包括柔性OLED、柔性电路板、柔性传感器等,柔性电子技术是未来微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柔性电子产品不但涌现,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展。例如,在柔性电子显示器领域,运用柔性电子技术研制的柔性电子显示器可以反复折叠或弯曲,在满足人们视觉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携带方便的优势;在柔性储能领域,柔性储能器件由于具有柔性、延展性等特点,其用于有机印刷RFID、发光二极管OLE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可以避免出现传统锂电池等刚性储能产品因弯折而出现的电极材料和集流体分离导致的短路等安全问题。此外,柔性电子还可融合传感器、智能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可以,提升相关军事装备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中国把新一代信息产业、先进材料、生物技术等与柔性电子息息相关的产业列入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也加大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技术探索和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柔性电子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未来随着机械、材料、物理、化学、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将深入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印刷电路、健康科学、微纳制造、能源科学等,进而引领信息科技、健康医疗、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变革,带动万亿规模市场。
欧美国家工业较为发达,柔性电子产业起步早,生产经验和制造工艺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柔性电子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并在各领域涌现一批全球领先企业。例如,在柔性显示领域,韩国三星、韩国LG、日本东芝、日本夏普等国际企业占据较多市场份额;在柔性电路板领域,日本旗胜、台湾臻鼎、美国M-FIEX等公司占有较大的先发优势。目前国内在柔性电子领域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以弘信电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FPC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产业规模、技术实力和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是驱动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国内柔性电子企业应强化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协作,做好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探索和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和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