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惯性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检测被测物体的惯性力,进而测量其加速度、冲击力等相应运动状态变化的传感器,是解决导航、定向和运动载体控制的重要部件。MEMS惯性传感器具有尺寸小型化、微电子高度集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石油化工、医疗等领域。
MEMS惯性传感器的产业链分为四个递进步骤,分别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方案等。MEMS设计是MEMS的核心门槛,较多企业会采用Fabless模式,如RDA、全志科技、海思半导体等,但也存在少部分企业采用IDM模式,如Bosch、ST等。
在MEMS制造方面,目前多采用代加工的形式,国内MEMS代工厂有中芯国际、华润上华等,自身硬件能力与世界水平接近,但创新能力较弱,产品良率和可靠性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本土企业多倾向于同TSMC、X-Fab、Silex海外成熟企业合作。在MEMS的封装测试以及方案提供方面,目前也多是海外企业占据。
MEMS惯性传感器按照精度可被分为低、中、高三个阶级,低精度的惯性传感器主要被应用到消费电子,如手机、计步器、游戏机、GSP导航、智能运动器械、健康检测仪等领域,主要的供应商有苏州明皓、TDK、ST、Rohm等。
中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应用到汽车中的TPMS、自动驾驶、安全气囊触发、GPS辅助导航、轮胎防盗等,除以上领域外,还可以应用到机器人、轨道交通、大型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仪表仪器等领域,主要供应商有松下、Infineon、精工、ADI、Bosch等。
高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被应用到国防领域中的战场机器人、导弹导引头、智能炮弹,对于稳定性要求较高,主要供应商有BEI、Sensonor、Honeywell、Endevco、Sagem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总的来看,目前低精度MEM惯性传感器市场消费量较高,消费电子是目前MEMS惯性传感器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达到48%左右,此外汽车电子是第二大应用市场,占比达到13%左右。受益于我国消费电子以及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在2019年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78.9亿元。未来随着5G商业化,以及汽车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预计到2023年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MEM惯性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多为前沿产业,因此在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MEM惯性传感器市场将处于快速增长趋势。在竞争方面,本土MEM惯性传感器企业由于技术、创新等能力有限,在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市场占比较小,且多聚集在低端领域,未来我国MEM惯性传感器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