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我国压延铜箔市场供应充足 本土企业竞争力仍有提升潜力

2020-12-15 11:21      责任编辑:周妤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压延铜箔市场供应充足 本土企业竞争力仍有提升潜力

  一般来说,工业用铜箔主要分为压延铜箔(RA铜箔)以及电解铜箔(ED铜箔)两大类。其中压延铜箔,是利用塑性加工原理通过对铜锭反复轧制—退火而成的,因此较之于电解铜箔,有着良好的延展性、抗弯曲性和导电性,铜纯度也优于电解铜箔。在近年来,压延铜箔作为一种生产原材料,用于挠性覆铜板(FCCL)、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另外还在电磁屏蔽材料、大电流散热基板、石墨烯制备等领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从应用领域来看,在我国,压延铜箔的下游应用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其中挠性覆铜板(FCCL)作为其最大的、最直接的应用市场,每年的应用需求量占据着整个压延铜箔产销量的八成左右,因此其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压延铜箔产销量的增加。近年来,在下游电子产业发展带动下,以及国内电子电气生产技术的提升,我国挠性覆铜板产销均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到2019年,我国挠性覆铜板产量达到6380万平方米以上,较2018年增长了3.1%;同年,我国挠性覆铜板销量达到了6095万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了4.1%。未来随着5G商用的加快推进、可穿戴设备的日益兴起、5G手机的持续渗透,我国FCCL市场发展前景仍向好,进而也将带动压延铜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压延铜箔产销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具体来看,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6年的3580吨发展到2019年,我国压延铜箔产量达到7627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7%;另外,从2016年的3490吨发展到2019年,我国压延铜箔销售量达到7485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9.0%。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压延铜箔市场供应充足,行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从市场格局来看,压延铜箔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利润可观,因此尽管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对配套的生产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在近年来成为了我国铜行业投资的热门产品。就目前来看,我国从事压延铜箔生产的本土企业并不多,例如灵宝金源朝辉铜业有限公司、山东天和压延铜箔有限公司等,尽管企业的生产规模及配套装备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在部分生产技术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超薄铜箔的核心技术,目前仍掌握在少数外企业手中,因此我国本土压延铜箔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强。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就目前来看,我国本土压延铜箔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四种方式来提升:一是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三是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内外技术交流多种方式,不断引进人才、技术及装备,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四是企业还要争取到政府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关键字: 竞争力 压延铜片 本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