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具体指的是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一般来说,正常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总有一些因素使得波形偏离对称正弦,从而产生电能质量问题,例如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等,严重时可造成电网运行中断事故。在此背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行业逐渐发展起来。
电能质量治理,是一个从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全都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加速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日渐普及,以及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的相继出现,使得国内的社会用电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截止到票2020年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6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而社会用电量的增加,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电能质量问题,因此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71.5亿元发展到2019年达到了120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3%。其中治理设备市场规模达到931.5亿元,在2019年占比已经提升至77.3%;其次为监测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45.4亿元,占比达到20.4%;而软件及服务领域占比最小,仅为2.3%。在未来,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能力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发展潜能较大。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主要被施耐德、ABB等国外知名企业所垄断,本土企业竞争力弱小;但在随后,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应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不断进步,我国本土企业的生产水平及技术工艺已经接近国际标准,尤其是在模块化设计、故障维护、智能人机交互方面已经超过了国外产品,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就目前来看,我国从事电能质量治理的企业主要有辽宁荣信兴业电力、西安爱科赛博电气、中电普瑞科技、山东山大华天科技集团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风力、光伏等可再生发电产业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以及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的出现,国内社会用电量逐年增加,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电能质量问题,使得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发展趋势向好。就目前来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我国本土企业在电能质量治理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