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我国功率芯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行业技术正在快速进步

2020-12-21 17:25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功率芯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行业技术正在快速进步

  功率芯片是进行功率处理的核心元器件,下游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家电、照明、电源、充电器、通信、汽车电子、智能仪表、物联网等众多领域。由于功率芯片下游客户众多,其市场需求量庞大,且单一客户需求波动对市场整体需求影响较小,因此全球功率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功率芯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1-2019年,全球功率芯片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2019年市场规模为427亿美元。2011-2019年,中国功率芯片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2019年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达到34%。受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成为全球功率芯片最大需求国。
 
  功率芯片行业进入的资金、研发、技术、人才壁垒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功率芯片行业起步晚,虽然经过不断努力,在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由于相关经验积累不足,现阶段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整体生产能力较弱,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韩国企业所占据。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善,在被国外企业垄断的芯片市场中,功率芯片更能够与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势产业相结合,因此功率芯片将是我国芯片行业崛起的重要突破口。
 
  全球功率芯片已经发展至第三代,第一代是硅芯片,第二代是碳化硅芯片,第三代是氮化镓芯片。与前两代芯片相比,氮化镓(GaN)功率芯片具有信号转换效率高、衰减低、节能、尺寸小、重量轻、易于维护等优点,其市场份额占比正在不断提升。2019年,在全球基站建设中,氮化镓功率芯片份额占比已经达到35%左右,随着对零部件性能要求更高的5G基站建设速度加快,未来氮化镓功率芯片占比将持续攀升。
 
  我国氮化镓功率芯片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2020年11月,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实验室宣布已成功研发出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芯片,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随着技术与应用研究不断深入,未来我国国产氮化镓功率芯片将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望取代进口产品,打破现有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实现国产化替代。总的来看,我国功率芯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功率芯片是电力能源相关产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元器件,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且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功率芯片行业起步晚,在研发、技术、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未来功率芯片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关键字: 进口替代 前景 功率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