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转换器,也称为接口转换器,工作在通信网络传输层或更高层中,作用是将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转换,以满足通信网络中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设备互相通信的需求。协议转换器体积小、成本低、作用重要,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中。
全球互联网技术快速进步,经过不断发展,网络系统建设数量不断增多,早期,国际通信协议统一标准尚未制定,大量网络系统拥有各自独立的通信协议,众多的网络系统之间互联通信的难题日益突出。此外,尽管现阶段国际统一通信协议已经制定,但互联网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为提高通信质量或满足特殊领域通信要求,仍有较多网络系统不采用统一标准。在此背景下,协议转换器应运而生,且现阶段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技术升级,产品信号传输速率不断提高,接口更新换代速度加快,Type-C成为主流接口,但较多配置其他传统接口的消费电子产品尚未被淘汰,新老产品之间协议转换需求不断上升。此外,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成为趋势,特别是平板、笔记本等接口数量不断减少,接口功能拓展需求不断上升,也拉动了协议转换需求增长。这两大因素共同推动了消费电子领域协议转换器需求提高。
在工控领域,协议转换器的作用之一是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另一重要作用是作为桥接中继器使用,将信号放大,降低信号衰减率,提高信号传输距离。全球工业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工控普及率不断提高,拉动全球工业领域对协议转换器的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协议转换器风险投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无论是从消费电子还是从工控领域来看,协议转换器均具有广阔市场前景。2020年,全球协议转换器市场规模约为11.5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4.6%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亿元,呈现稳定上升态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以及海外市场中,协议转换器生产商主要有美国红狮、德国菲尼克斯、德国赫优讯、瑞典威斯特摩、日本东芝、中国台湾研华科技、中国台湾泓格科技、中国宇泰科技、中国拓普索思等。在对产品性能要求严格的工控领域,国际领先协议转换器企业竞争力较强,我国企业与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还有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