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Os),是承载各种信息设备和软件应用运行的基础平台,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操作系统能够控制程序运行,可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配置和管理。操作系统种类较多,其分类方式不一,根据功能不同,操作系统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传感器节点操作体统等;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操作系统又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三大类。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操作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操作系统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球范围内,操作系统市场参与者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国家政策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以及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操作系统市场发展持续向好,2019年,我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超过205亿元。
受技术、资金、研发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具有竞争实力的操作系统企业屈指可数,因此目前国内操作系统市场仍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国外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92%,包括微软的Windows、苹果的MacOS、谷歌的Chrome以及Linux发行的操作系统等;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相关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Unix、Netware、Linux等,四大操作系统瓜分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我国政府对操作系统国产化的重视度较高,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操作系统国产替代。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我国操作系统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例如天津麒麟、深度科技、中标软件、元心科技、鼎桥通信等企业,操作系统国产化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我国操作系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且行业内核心技术人才较少,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操作系统行业存在一定的研发、技术、资金壁垒,行业的准进入门槛较高,市场较集中,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操作系统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在研发能力、人才储备、产品运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体来看,我国操作系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