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位移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壁垒不断提升

2021-06-17 17:38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位移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壁垒不断提升

  位移传感器,也称为线性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便于将信号输入计算机系统。位移传感器产品种类较多,主要有直线位移传感器、角度位移传感器、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等,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汽车、机械、工业机器人、石化、矿采、水利、医药、食品饮料、军事等多个领域。
 
  位移传感器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电感式、涡流式、应变式、容栅、光栅、磁栅等。按照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来划分,位移传感器可以分为模拟式位移传感器、数字式位移传感器两大类。模拟式位移传感器产品种类多,较多产品是市场主流,整体份额占比较大,但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可直接连接计算机、信号传输更为便捷的数字式位移传感器应用范围快速扩大,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位移传感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位移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8.8亿美元。预计2020-2025年,全球位移传感器市场将以1.7%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9亿美元左右。受可穿戴设备、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快速发展拉动,全球位移传感器需求不断增长,其中,亚太、欧洲、北美地区是主要需求市场,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
 
  在全球范围内,位移传感器生产商主要有德国ASM、德国SIKO、德国西克SICK、德国ATEK、德国IFM、瑞士堡盟Baumer、荷兰飞利浦、法国施耐德、法国BEI、日本松下、日本欧姆龙、日本索尼、日本夏普、韩国三星等。经过不断发展,我国位移传感器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多,但在品牌知名度、高端产品生产实力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
 
  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市场对位移传感器的精确度、速度、能耗、工作效率等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应用领域拓宽,市场对位移传感器的微型化、功能集成化等要求不断提升,叠加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位移传感器向微型化、高精确度、功能集成化、低能耗、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行业进入壁垒仍在不断提高,无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市场空间将缩小。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在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位移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市场对位移传感器的综合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位移传感器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我国位移传感器企业在规模、研发、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位移传感器企业在技术领域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