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探测器的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原理是利用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发生改变。光电探测器主要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雪崩光电管、位敏探测器、波长感应探测器等类型,可用于射线测量、光度计量、红外热成像、红外遥感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在仪器仪表、检验检测、安防、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导弹制导等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光电探测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全球光电探测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全球光电探测器市场规模约为87亿元,预计2020-2025年将以9.6%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元左右。随着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应用落地速度加快,我国市场对光电探测器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光电探测器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在全球范围内,光电探测器生产商主要有滨松、索尼、夏普、安森美、欧司朗、霍尼韦尔、罗姆、Hamamatsu、NJR、First Sensor、Sens-Tech、Excelitas、VISHAY、OPTEK、Phoetek、今台电子、亿光电子、沃德一佳科技、北方夜视技术、光宝科技等。其中,日本光电探测器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是全球最大的光电探测器生产国,拥有多家全球领先企业,其次是欧洲地区。
与日本相比,我国光电探测器行业在企业规模、研发创新、技术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存在差距。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进入光电探测器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增多,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在高端市场中竞争力依然不足。汽车智能化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研究日益深入,使得我国市场对激光雷达需求不断增长,而光电探测器是激光雷达的核心元器件之一,为保证探测精度,我国必须提升高性能光电探测器生产实力。
2021年7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通过提高光增益,获得了超高灵敏度的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我国光电探测器技术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未来随着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为保证重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国内光电探测器研发投入力度还将不断加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光电探测器在民用以及军工领域均有广泛用途,在自动驾驶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光电探测器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其中日本企业在技术、规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市场中占有率较高。我国光电探测器行业整体实力较弱,但技术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未来竞争力有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