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拉动下 我国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快速增长

2021-07-21 17:27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拉动下 我国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快速增长

  在卫星导航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基础元器件供应商,包括芯片、模块、板卡、天线等,其中,芯片是核心元器件之一。一直以来,在国际市场中,我国芯片行业实力弱,需求对外依赖度大。现阶段,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覆盖全球,因此卫星导航芯片实现自主可控生产重要性突出。
 
  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现已与全球多个国家签订合作协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成熟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与GPS、GLONASS相比,其定位精度更高、授时速度更快。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快速提升,2020年已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此背景下,卫星导航芯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卫星导航芯片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主要有瑟浮(SiRF)、优北罗(u-blox)、博通(Broadcom)、意法半导体(ST)等,均为欧美企业。与之相比,我国卫星导航芯片行业研发及生产实力弱,虽然相关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不具备竞争力。芯片是卫星导航产业的关键基础元器件,为支撑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我国企业在此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卫星导航芯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卫星导航芯片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在技术领域实现较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例如北斗星通、海格通信、东方联星、华大北斗、国腾电子等。现阶段,我国基本可以自主设计与生产卫星导航芯片,已经具备28纳米芯片量产能力,22纳米芯片也具有生产实力,即将实现量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在电力、金融、车联网、物联网、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测绘、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众多领域,在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卫星导航芯片需求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超过1.5亿片。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并且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还在不断深入,预计未来5年,我国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关键字: 芯片 北斗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