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是微控制单元,是芯片级的计算机,可以为不同应用场合提供不同组合控制。汽车是MCU重要下游市场,车规级MCU芯片可以应用在汽车电子系统的各个领域,包括动力总成、车身控制、车载信息娱乐、电动座椅、门窗、雨刷等。在整车装备的半导体器件中,平均每辆汽车使用的车规级MCU芯片数量达到30%左右,高端汽车用量更大。
车规级MCU芯片主要包括8位、16位、32位三个档次,计算越复杂、控制实时性要求越高的汽车零部件对车规级MCU芯片的档次要求越高。在智能化的ADAS、预碰撞、自适应巡航等领域,主要采用32位车规级MCU芯片;在引擎、离合器、电子刹车、电子转向等领域,主要采用16位车规级MCU芯片;在座椅、门窗、雨刷等领域,主要采用8位车规级MCU芯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车规级MCU芯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整车车规级MCU芯片应用需求不断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车规级MC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左右,预计2021-2025年市场将以7.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32位车规级MCU芯片需求更为旺盛。
为保证汽车安全、可靠行驶,车规级MCU芯片质量要求严苛,行业具有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在全球范围内,恩智浦&飞思卡尔、瑞萨、英飞凌等少数国外厂商主导全球市场。其中,恩智浦&飞思卡尔车规级MCU芯片产品线布局完善,可以应用到汽车电子系统的各个方面,市场占有率最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技术快速进步,自主汽车品牌崛起,并且国内汽车厂商以及科技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在此背景下,自主研发生产的车规级MCU芯片受到关注。现阶段,我国车规级MCU芯片市场中,国外领先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车规级MCU芯片生产企业主要有华大北斗、比亚迪半导体、杰发科技、芯旺微电子、赛腾微电子、国芯科技、琪埔维半导体等,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我国车规级MCU芯片企业中,具有32位产品量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极少,在自动驾驶技术研究日益深入的情况下,未来32位车规级MCU芯片需求将持续上升,我国车规级MCU芯片产品结构还需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