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低温超导材料处于主导地位 西部超导是国内领导者

2021-08-20 18:0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低温超导材料处于主导地位 西部超导是国内领导者

  低温超导材料是超导材料的一种,最先被研发问世。超导材料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电阻为零,并具有完全抗磁性与量子隧穿效应,是国际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低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临界温度(Tc)小于25K的超导材料,需要工作在液氦极低温度环境中,与高温超导材料相比,其工作温度要求更低。
 
  20世纪10年代,荷兰科学界发现水银在液氦极低温度条件下电阻降为零,低温超导材料开始受到关注。现阶段,全球实现商业化的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是铌钛(NbTi)、铌锡(Nb3Sn)两种。其中,NbTi的特点是临界磁场低、强度高、易加工;Nb3Sn的特点是临界磁场高、脆性较大、加工难度较高。根据各自特性,二者应用领域存在一定差异。
 
  高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较高,可以工作在液氮环境中,液氮价格较为低廉,因此高温超导材料实用价值更高。与之相比,低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更低,需要工作在液氦环境中,液氦价格高昂,因此低温超导材料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高温超导材料一般采用氧化物材料,常见的铋系、钇系高温超导材料属于氧化物陶瓷,脆性大,加工难度高,制造成本高昂,因此在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低温超导材料将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低温超导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低温超导材料可以应用在电力、储能、医疗、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2020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约为76亿美元,其中低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约为72亿美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95%左右。
 
  低温超导材料技术壁垒高,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国家的少数企业拥有生产能力,代表性企业主要是ATI(美国)、Luvata(英国)、Oxford(英国)、Bruker(德国)、JASTEC(日本)、西部超导(中国)等。西部超导是我国低温超导材料行业中的领导者,其产品线布局全面。2020年,西部超导营收为21.13亿元,同比增长46.10%;归母净利润为3.71亿元,同比增长134.47%,主要得益于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销售收入增长。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过不断发展,我国突破了低温超导材料相关技术瓶颈,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低温超导材料生产能力的国家。西部超导是我国低温超导材料行业中的领导者,产品线布局全面。但低温超导材料需要工作在液氦中,应用成本高,高温超导材料更具有实用价值,全球多个国家对其研究不断深入,长期来看,在部分应用领域中,低温超导材料有被高温超导材料替代的可能性。
 
关键字: 超导材料 低温超导材料 西部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