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我国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1-08-24 18:15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我国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无线充电,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无需电线连接,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背景下,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因此受到市场关注。电动汽车传统有线充电,存在充电桩占地面积较大、易受外来侵害、接口损坏率较高等缺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开始不断深入。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优点包括:一,无需接线,充电方式更为方便;二,充电装置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一定区域内可以同时充电的电动汽车数量更多;三,避免有线充电需反复连接而导致的接口损坏,充电装置使用寿命更长;四,由于充电装置无需与电动汽车相连接,避免了金属接头充电时可能产生的电火花问题,安全性更高。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可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感应技术、磁场共振技术两种。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较为成熟,但存在充电器线圈需与电动汽车线圈精确对准、传输距离短的缺点;磁场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无需充电器与电动汽车精确对准,传输距离较长,功率较大,但需对频率进行保护。两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各有优缺点,相较来说,磁场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更为符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要求。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研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相关高校、机构与企业主要有美国Evatran、美国WiTricity、美国Evatran Group、美国Momentum Dynamics、加拿大庞巴迪、中国东南大学、中国中兴新能源、中国中惠创智等。全球已经开始布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的汽车品牌主要有宝马、奥迪、沃尔沃、丰田、比亚迪、特斯拉等。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效率低于有线充电,且成本更高,因此全球采用此项技术的汽车型号极少,尚未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用车体验,也是实现自动驾驶使用场景无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不断进步情况下,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完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相关技术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我国2021年度“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中提出,要研制电动汽车用大功率、具有高抗偏移能力的无线充电工程样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发展速度有望不断加快。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政策 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