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2021-11-03 16:26      责任编辑:陈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卫星导航芯片是一类专门用于支持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定位导航等服务功能的芯片,卫星导航芯片组通常由两个芯片组成,即射频前端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以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为例,北斗芯片是包含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相关设备通过北斗芯片,可以接受由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完成定位导航的功能。
 
        卫星导航芯片主要包括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射频基带一体化集成芯片等,其中射频芯片成本较高,而基带芯片主要核心技术由博通等国际企业掌握,壁垒较高。早期,我国几乎95%的卫星导航芯片直接或间接来自国外,导航设备生产完全受制于国外芯片生产商。近些年,随着北斗星通、泰斗微电子、合众思壮、中科微电子、华力创通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国内卫星导航芯片在接收灵敏度、功耗、定位精度等性能方面持续提升,高精度、高科技含量芯片的进口替代进程加速,例如北斗三号系统芯片实现了100%国产化。
 
        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各领域持续深度融合,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通信、测绘、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代表性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为北斗卫星导航芯片需求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受市场前景吸引,国内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企业产能不断释放。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芯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芯片行业产量为1.63亿颗,同比增长37.6%。2021年上半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芯片行业产量为1.11亿颗,同比增长44.8%。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链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4000亿元。虽然我国卫星导航行业产值相对增速略有下降,但绝对增长相当可观,行业仍处在快速增长周期,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
 
        新思界行业研究员表示,预计2021-2025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芯片需求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本土卫星导航芯片企业也将把握市场机遇,和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研发多模多频、多技术体制、小型化、高集成的高性能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并积极扩充产能,加速对进口芯片的替代。
关键字: 北斗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