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材料,是指在紫外到红外波段具有磁光效应的材料。磁光效应是指磁体透过或反射光时,在磁场作用下,电磁特性发生变化,使得其光传输特性发生改变。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磁光材料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利用磁光材料的特性,可以实现光、电、磁相互作用和转换,磁光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可或缺。
磁光材料拥有的磁光效应一般包括法拉第效应、克尔磁光效应、塞曼效应、科顿-穆顿效应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光通信产业发展,磁光材料应用需求快速攀升,被用来制造调制器、隔离器、相移器、开关、激光陀螺、传感器等多种光学器件。70年代以来,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磁光材料被用于数据存储领域,用于磁光印刷技术以及光盘、磁泡显示器产品制造领域。
磁光材料中具有晶体结构的属于磁光晶体,其产品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钇铁石榴石、尖晶石晶体、磁光玻璃等。在光学材料中掺入稀土元素,会使得本身不显现磁光效应的稀土元素显示出强磁光效应,这种材料被称为稀土磁光材料,钇铁石榴石也属于此类。钇铁石榴石(YIG)的光学、微波性能优越,是一种重要的铁氧体产品类型,可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量大。
由于磁光材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可或缺,全球多个国家鼓励支持行业发展,相较来说,欧美日研究起步较早,技术较为先进,与之相比,我国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研究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福州大学磁晶科技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法拉第磁光材料CRIG晶体,这是国际首创采用自助溶剂导模提拉法生长的CRIG晶体,其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性能更为优越。
尽管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目前整体来看,我国在高品质磁光材料生产方面实力依然不足。仅从光通信市场来看,2015年以来,随着光通信产业不断发展,全球光器件需求不断上升,2020年全球光器件市场规模超过160亿美元,这给予磁光材料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光通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光器件生产实力不断提升,全球光通信产业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趋势明显,中国市场对磁光材料的需求更为旺盛。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占据国内低端磁光材料市场,在中端磁光材料市场中份额占比不断提高,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但高端市场中,较多细分市场仍由国外企业所垄断,未来还有较大进步空间。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度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市场对各种器件及材料的需求日益高端化,高端磁光材料未来在我国磁光材料总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将持续攀升,我国必须实现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