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陀螺仪,是利用激光光束的光程差来测量物体角位移的装置。激光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在闭合光路中,同一光源发出的向顺时针与逆时针两个方向传输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利用检测相位差或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闭合光路的旋转角速度。激光陀螺仪以氦氖激光器作为激光源,没有转子部件、旋转轴承、角度传感器等零部件,结构简单,易于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激光陀螺仪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激光陀螺仪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易于维护、可靠性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工作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在陆海空天多个领域均有需求。例如飞机、卫星、潜艇、舰船、导弹等方面,激光陀螺仪是这些装备导航系统判断方位的重要依据,其在高速旋转下仍能够指向固定方向,从而得到精确的方位数据。激光陀螺仪是衡量一个国家光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激光陀螺仪集光、电、机、算、材料等多个尖端技术于一体,研发及生产壁垒高。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实验装置,70年代霍尼韦尔研制出首个激光陀螺仪,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是激光武器实现精准打击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除美国外,俄罗斯、法国也先后研制出激光陀螺仪。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中国国防大学开始研究激光陀螺仪,70年代中后期开发出首个试验样机,90年代实现自主研发生产,是全球第四个可独立研制激光陀螺仪的国家,目前激光陀螺仪研发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全球可生产激光陀螺仪的国家还有德国、日本等。现阶段在全球市场中,激光陀螺仪生产商主要有美国的霍尼韦尔、诺格、基尔福特,法国的萨基姆、泰雷兹、Sextant,俄罗斯的Polyus等,其中,霍尼韦尔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航空航天、军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市场对激光陀螺仪的需求不断增长。2015-2021年,我国激光陀螺仪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左右。我国军工装备技术升级速度加快,飞机、舰船、潜艇、导弹等领域对激光陀螺仪需求旺盛;我国国产大客机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卫星、载人飞船发射频率增加,同样对激光陀螺仪需求旺盛。总的来看,未来我国激光陀螺仪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