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三大类。其中,电磁储能又包括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两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功率43.44GW;其中,抽水蓄能装机功率37.57GW,占比86.5%,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5117.10MW,占比11.8%。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电磁储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由于不具备成本优势,或者尚未完全达到商业化应用条件,目前,电磁储能在我国储能市场中占有率低。
从主要细分产品来看,超导磁储能(SMES)采用超导体制成线圈,利用电流经过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来存储电能。由于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特性,超导磁储能具有基本无损耗、储能效率高、存储容量大的优点,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在提高电网供电稳定性方面优势突出。但目前,超导磁储能部分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技术尚不成熟,未实现商业化应用。
超级电容器储能利用电荷直接将电能存储于电容器中,具有功率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充放电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经过不断发展,现阶段超级电容器技术逐步成熟,我国领先企业研制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奥威科技、集星联合、巨容新能源等。
超级电容器储能可以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力、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等领域。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2021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储能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8%,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目前,超级电容器储能在我国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且市场增长迅速,但由于成本较高,其应用范围有限,在我国整体储能市场中份额占比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来看,电磁储能主要应用在充放电速度要求高的场景中。短期来看,由于成本较高,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电磁储能市场前景有限。长期来看,若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电磁储能应用场景有望不断拓宽。现阶段,我国超导磁储能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超级电容器生产企业逐步增多,且领先企业已经出现,不具备资金、规模、技术、人才等优势的企业进入电磁储能行业布局,发展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