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超表面天线(超构表面天线)在6G无线通信中应用潜力大 市场前景将日益明朗

2024-03-27 17:35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超表面天线(超构表面天线)在6G无线通信中应用潜力大 市场前景将日益明朗

  超表面天线又称超构表面天线,是一种以超表面为辐射单元的新型天线形式。

  超表面天线是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超材料天线。超表面又称超构表面,是指厚度小于波长的人工层状材料,相比于三维超材料,其具有物理尺寸小、易于制造、损耗低等优势。超表面可分为机械超表面、光学超表面、声学超表面等,其中光学超表面研究和应用进展较快,国内产业化布局企业包括山河光电、纳境科技、深圳迈塔兰斯、与光科技等。

  超表面的电磁调控能力强大,可用于制备超表面天线、解耦元件、极化转换器等各种电磁元器件。其中超表面天线具有辐射效率高、增益高、功耗低、极化特性好、重量轻、风阻低等多重优势,在无线通信、光电集成、遥感成像、卫星通信、雷达隐身、航天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无线通信是超表面天线重要潜在应用场景,尤其是第六代无线通信系统(6G)。近年来,我国5G市场发展迅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5G基站达到337.7万个,5G用户达8.1亿户。随着5G市场快速发展,产业界、学术界纷纷开展了6G技术研究,预计2030年我国将实现6G商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超表面天线(超构表面天线)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作为6G技术所需重要材料之一,超表面天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方向。我国超表面天线研究单位包括香港城市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信科移动、中国移动研究院等,2023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全球首创通用超表面天线。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超表面天线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专利包括《一种双焦点可重构传输阵列天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多层结构的金属网格传输单元和阵列天线》。在工程试验方面,2022年,中信科移动成功实现了基于6G智能超表面(RIS)的新型天线阵列替代传统相控阵天线、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实验。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我国在超表面天线的材料工艺、实现算法、工程试验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技术发展,天线正逐渐向超大规模、多单元数量方向演进,超表面天线优势明显,符合市场需求趋势。超表面天线可用于新一代大容量信息系统,随着6G商用时代到来,超表面天线市场前景将日益明朗。

关键字: 超表面天线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