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全极耳电池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本土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相关生产线建设

2025-09-16 09:18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全极耳电池,又称无极耳电池,指利用整个集流体尾部作为极耳,通过优化盖板结构来提升倍率性能的电池。与传统单极耳电池相比,全极耳电池具备热稳定性好、低温稳定性佳、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航空航天、储能系统等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按照尺寸不同,全极耳电池可分为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以及全极耳小圆柱电池两种类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以及机器人制造领域;全极耳小圆柱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以及两轮电动自行车中。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快速放量,这将为全极耳电池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全极耳电池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极耳电池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极耳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具备快充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等优势,该领域为其最大需求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823.2万辆。在此背景下,我国全极耳电池行业发展将迎来机遇。

        受市场前景吸引,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全极耳电池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主要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新能安、长虹电子、亿纬锂能、比克电池、博力威、合盛科技、恒泰科技等。长虹电子旗下子公司长虹三杰生产的全极耳电池具备高温稳定性好、兼容性佳、阻抗低等优势,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其全自动生产线建设,预计于2026年实现量产。

        我国全极耳电池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全极耳电池对制备过程中的激光焊接、揉平等工艺要求较高,制备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我国全极耳电池行业标准尚未完善,产品质量仍有待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全极耳电池采用全极耳技术制成,其综合性能优良,应用范围较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全极耳电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目前,我国全极耳电池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本土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提升我国全极耳电池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