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以及电解质组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指能够嵌入和脱出钠离子的电极材料,需具备电化学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压实密度高等特点,对于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商用化进程加快,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空间有望扩展。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合金材料、碳基材料、有机化合物、钛基材料等。合金材料以锑基合金以及锡基合金为代表,具备理论储钠容量高、可实现多电子转移等优势,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易对电池循环稳定性造成影响;碳基材料包括硬碳材料以及石墨,硬碳材料具备层间距大、生产成本低、储钠容量高等优势,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充电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运行成本低、充放电性能好、耐低温等优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2023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近1GWh。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未来伴随研究深入、技术进步,其出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将迎来机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达到近1500吨,同比增长近20%。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以及技术进步,我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近50000吨。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汉行科技、华阳集团、中科海钠、乐普钠电、信德新材、德创环保、杉杉股份等。汉行科技拥有多项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发明专利,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年产6万吨煤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地和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钠离子电池应用需求增长,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硬碳材料综合性能优良,未来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主流产品。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未来具备高性能产品生产实力的企业将占据市场更大份额。